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健康 > 什么是语义性痴呆?
什么是语义性痴呆?
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5:08:29

  发病机制

  部分患者与tau基因突变有关。

  临床表现

  语义性痴呆又称额颞变性颞叶变异型(temporal variant of FTLD, tvFTLD),占额颞叶变性的40%。以进行性加重的语义记忆和理解障碍为特征性表现,患者对词语、物体、人物等语义知识的记忆丢失,表现为严重的命名和理解障碍,如不能命名纽扣、牙刷等物体,随病情进展,对其功能也失去记忆。患者自发语言为流利性,但言语空洞,缺乏实词,常用“东西”指代具体的物体,用“做”指代具体的行为动作,可伴失读和失写。可有行为变化,常表现强迫、刻板行为。在出现智能全面衰退前,语言功能损害至少持续2年或以上,随疾病进展,出现其他认知功能异常。病程晚期出现原始反射、运动不能、强直和震颤。

  辅助检查

  常规血、尿、脑脊液检查正常,神经心理评估和脑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辅助作用。

  1、神经心理学评估:神经心理评估可帮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。常用语义能力相关测试进行评测,包括图画命名、词画匹配、描述-命名、词定义任务(如呈现“鸭子”,要求受试者给出“生活在水里、扁嘴巴”等的相关描述)、归类任务(如呈现“狮子和老鼠,问是否属于同一类别)、语义范畴流畅性测验等,患者明显差于正常人。情景记忆、知觉、空间结构能力检查相对较好,但是语义障碍常影响其他认知测试,如问患者现在什么季节,患者由于不明白季节的含义,不能回答。

  2、脑影像学语义性痴呆:可见前颞叶萎缩,优势侧重于非优势侧。PET或SPECT显示相应部位代谢降低,较MRI出现更早,更敏感。

  诊断标准

  语义性痴呆的标准

  1、临床特征描述:语义(对词义的理解和物体的辨别)障碍是最早、最突出的症状,而且贯穿于疾病的全程。其他认知功能包括记忆不受损或相对保留。

  2、核心诊断特征:

  (1)隐袭起病,逐渐进展。

  (2)语言障碍,具有以下特征:自发语言为流利性,言语空洞,持续进展;对字义的记忆丢失,表现为命名和理解障碍;语义性错语。

  (3)感知觉障碍:面部失认 对熟人面部的认识和辨别障碍;联合失认 对物体的辨别障碍。

  (4)知觉匹配和图画再生能力保留。

  (5)单个字词的复述能力保留。

  (6)朗读和常用字的听写能力相对保留。

  3、支持性诊断症状:

  (1)讲话和语言:强迫语言;使用特异词汇;无语音性错语;可朗读但不理解朗读的内容;计算正常。

  (2)行为障碍:缺乏同情心;兴趣狭窄,偏见;吝啬。

  (3)躯体症状:无或在病程晚期出现原始反射,运动不能、强直和震颤。

  4、实验室检查:

  (1)神经心理:显著的语义缺失,不能理解词语的含义,不能命名或识别物体和面孔;

  语音和语法正常,感知觉的加工正常。

  (2)脑电图:正常。

  (3)脑影像学(结构或功能):显著的前颞叶异常(对称或不对称)。

  5、排除标准:

  (1)病史和临床表现:急性起病,由急性事件诱发;与起病相关的脑外伤;早期严重的记忆损害;空间定向力障碍;紧张慌乱语言,条理紊乱;肌阵挛;小脑症状;舞蹈手足徐动症。

  (2)实验室检查:脑影像显示病变主要累及中央沟后的结构或多发性的病灶;实验室检查提示有代谢性或者炎性病变如MS、梅毒、AIDS和单纯疱疹脑炎等。

  鉴别诊断

  应与其他具有明显精神行为或语言障碍的疾病鉴别(包括阿尔茨海默病、路易体痴呆、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、其他原因导致的单纯失语等)。鉴别要点是行为症状、语言障碍和其他认知障碍出现的先后顺序,以及神经心理评估和影像等辅助检查。

  治疗

  胆碱酯酶抑制剂通常无效,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有一定改善作用。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减少脱抑制、冲动、重复性行为和饮食异常。对于易激惹、好动、攻击行为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安定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,但应从低剂量起始,缓慢增量,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。

相关链接